史墨菲維實洛克近日正式宣布,將永久關閉其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圣保羅市的一家涂布再生紙板工廠。關閉這一工廠意味著史墨菲維實洛克在美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涂布再生紙板生產能力將被移除。與此同時,公司還決定停止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福尼市工廠的箱板紙生產業務。
雖然福尼工廠將停止箱板紙生產,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工廠內部的特種涂布設施將不受此次調整影響,繼續專注于高價值特種涂布產品的生產。綜合這兩項在美國的關閉和生產停止行動,史墨菲維實洛克預計將合計減少其全球箱板紙和涂布再生紙板年產能超過50萬噸。
除了對北美資產進行優化,史墨菲維實洛克也在同步推進其在歐洲市場的結構性調整。公司已啟動與德國當地工會的正式磋商程序,目標是永久關閉其在德國境內的兩家加工工廠。雖然公告未詳細說明這兩家德國工廠的具體類型,但通常包裝行業的加工工廠負責將紙板或紙張進一步加工成最終的包裝產品,如紙箱、紙袋或其他形式的容器。
這些跨越兩大洲的工廠關閉和生產調整行動,無疑將對受影響工廠的員工造成直接沖擊。史墨菲維實洛克預計,美國和德國的此次調整將合計影響約650名員工。對于任何企業而言,人員精簡都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敏感性的過程。
史墨菲維實洛克方面在公告中特別強調,公司充分認識到這些變化將對受影響的員工及其家庭,以及相關的社區帶來的深刻影響。公司表示,將盡一切努力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支持,以幫助他們平穩過渡。史墨菲維實洛克總裁兼集團首席執行官托尼·史墨菲對此次調整發表了評論。他坦誠地表示:“雖然關閉工廠絕非易事,但這是一個基于對當前和未來產能需求、運營成本以及持續改善業務的現實評估后,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他的話語揭示了決策背后的核心邏輯:首先是對市場供需關系的判斷,可能認為現有部分產能已無法有效匹配市場需求;其次是對運營經濟性的考量,某些工廠的成本結構可能使其在當前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最后則是公司持續追求業務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驅動。
史墨菲先生也表達了對這些工廠團隊的深切感謝:“我們非常感謝這些工廠的團隊在過去多年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并將盡一切努力為他們提供支持。” 這份感謝傳達了公司對一線員工辛勤付出的認可,并在宣布關閉這一負面消息的同時,試圖傳遞出人文關懷的信息。
從財務角度看,此次工廠關閉和業務調整將產生一筆不小的費用。根據史墨菲維實洛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公司預計這些行動將導致約9900萬美元的稅前費用。這筆費用構成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約4200萬美元用于支付給前員工的遣散費,這是直接與員工離職相關的成本;二是約5700萬美元的其他重組費用,這可能涵蓋資產減值、合同終止費、環境清理成本以及其他與關閉工廠相關的支出。
關于這筆費用的確認時點,公司預計其中大部分費用將在2024年第二季度(通常涵蓋4月至6月)實現確認,剩余部分預計將在今年剩余時間和2026年陸續完成確認。這筆費用將在短期內對公司的盈利報表產生負面影響,但管理層顯然認為,通過關閉低效資產,長期來看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和資產回報率,從而抵消短期的重組成本。
此次宣布的工廠關閉和生產調整,必須置于史墨菲卡帕與維實洛克合并的大背景下進行理解。這項于2024年7月正式完成的合并,目標在于整合雙方的優勢,形成一個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更強競爭力、更廣闊市場覆蓋和更豐富產品組合的新巨頭。然而,任何大型合并都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整合期,其中必然包括對重疊業務、低效資產和冗余流程的梳理和優化。
史墨菲維實洛克的高管層在合并完成后,多次公開強調精簡流程、評估遺留業務部門和資產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優化整體運營布局、實現預期協同效應的關鍵舉措。事實上,此次行動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史墨菲維實洛克近期一系列資產調整的延續。在宣布關閉圣保羅和福尼工廠之前,公司已采取了類似的行動。例如,今年較早時候,史墨菲維實洛克宣布將關閉位于伊利諾伊州布里奇維尤市的一家箱板紙工廠,相關裁員工作計劃于3月開始實施。此外,公司還宣布關閉位于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一家瓦楞紙制品工廠,該工廠計劃從今年6月開始分階段停止生產。
關于波特蘭工廠的關閉,史墨菲維實洛克北美對外溝通總監羅比·約翰遜提供了更多細節。他解釋說,由于工廠的永久性關閉預計將超過60天,公司將遵循美國的WARN法案,采取分階段解雇員工的方式。根據提交的WARN通知,波特蘭工廠的第一批裁員計劃于今年6月啟動,屆時將有72名員工受到影響。約翰遜補充說,符合條件的員工可以申請公司內部網絡中的其他空缺職位。
約翰遜還特別指出,在波特蘭工廠受影響的員工中,部分由工會代表,他們的離職權利將受到與工會簽訂的集體談判協議條款的嚴格約束;而未加入工會的員工則不享有因停工而產生的額外通知或補償權利(這取決于具體的州法律和公司政策,WARN法案規定了最低通知要求)。
約翰遜進一步闡釋,此次美國工廠的關閉是史墨菲維實洛克進行區域優化工作的一部分。關閉某些設施,是為了將產能集中到更高效、地理位置更具優勢或技術更先進的其他工廠。以波特蘭工廠為例,雖然該工廠關閉了,但其原有的產能將轉移到史墨菲維實洛克在該區域的其他工廠,以繼續服務客戶。
公司在該地區擁有強大的運營網絡,包括波特蘭的一家回收工廠、華盛頓州朗維尤市的一家大型造紙廠,以及華盛頓州北部地區的其他多個生產設施。這種產能的再分配和區域網絡的整合,是合并后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優化供應鏈的重要手段。通過關閉老舊或低效的設施,并將生產轉移到更具競爭力的工廠,公司旨在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響應速度。
史墨菲維實洛克此次的大規模資產調整,也折射出當前全球紙制品和包裝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近年來,盡管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包裝需求的增長,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原材料成本波動、以及部分紙種(如傳統印刷紙)需求下降等因素,導致部分領域出現產能過剩和競爭加劇的局面。同時,消費者對可持續包裝的偏好、環保法規日益嚴格,也促使企業需要投資新技術、優化生產流程,并可能淘汰不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設施。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型包裝企業通過合并來尋求規模經濟、降低成本、整合資源,并對資產組合進行戰略性瘦身,成為一種普遍趨勢。史墨菲維實洛克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試圖構建一個更精簡、更高效、更能適應未來市場需求的運營體系。關閉部分工廠,雖然短期內會帶來陣痛,但從長遠來看,如果能夠成功將產能轉移到更具競爭力的設施,并實現運營協同效應,將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