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鷹國際控股股份公司近日宣布,將在長春吉林建設100萬噸制漿及100萬噸工業包裝紙項目。
東北地區被稱為我國的糧倉,擁有豐富的農業秸稈資源,山鷹紙業吉林項目所在地100公里半徑范圍內年產秸稈資源總量約為1275萬噸,其中可回收利用秸稈達769萬噸。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工程將利用當地豐富的農業秸稈和速生人工林資源,建設年產低定量高強度的包裝材料30萬噸、漿板30萬噸和秸稈漿10萬噸等生產線。同時發揮國內造紙包裝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目前,盡管各地政府對秸稈焚燒采取了嚴格監管措施,但因秸稈焚燒所造成的大氣污染仍較為明顯,同時有約25%的秸稈資源被廢棄,造成了纖維資源浪費。山鷹紙業擬建設的秸稈制漿項目將采用先進的高效清潔制漿技術,綜合利用當地的秸稈資源,生產秸稈漿及相關生物煉制副產品,用秸稈漿替代進口再生纖維,推進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預計項目(一期)投產后,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東北地區秸稈焚燒及廢棄等處置方式,減輕大氣等污染,提高秸稈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民增收,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工業、生態一體化,真正做到綠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其次,通過清潔制漿技術生產秸稈漿,應用于高強度箱板瓦楞原紙生產,將成為生產箱板瓦楞紙需求的優質纖維原料的重要補充,并可緩解國內纖維原料供應緊張的壓力。在制漿過程中,山鷹紙業還將采用先進技術回收利用秸稈制漿廢液與備料產生的有機固廢,加工生產單細胞蛋白飼料、生物質燃料、建筑材料添加劑及糠醛等高附加值產品。
山鷹紙業吉林項目的生物質電廠的燃料為玉米秸稈渣、木屑和廢紙漿渣,實現對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秸稈生物質發電所產生的爐灰也是優質的肥料,可用于農業生產,改善土壤的保水、通透性,可實現灰渣全部綜合利用,從而實現秸稈資源的全質利用的目標。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化學研究所與山鷹國際對秸稈制漿工藝及相關產業進行了長期合作與研究。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房桂干,他表示,我國造紙行業必須建立起自主可控的纖維原料供應體系,積極開發秸稈等可再生纖維制漿,將有效補足我國造紙行業的纖維原料供應不足,同時將“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理念貫徹秸稈制漿造紙生產過程,將實現有機固廢、過程廢水資源化利用,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東北地區被稱為我國的糧倉,擁有豐富的農業秸稈資源,山鷹紙業吉林項目所在地100公里半徑范圍內年產秸稈資源總量約為1275萬噸,其中可回收利用秸稈達769萬噸。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工程將利用當地豐富的農業秸稈和速生人工林資源,建設年產低定量高強度的包裝材料30萬噸、漿板30萬噸和秸稈漿10萬噸等生產線。同時發揮國內造紙包裝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目前,盡管各地政府對秸稈焚燒采取了嚴格監管措施,但因秸稈焚燒所造成的大氣污染仍較為明顯,同時有約25%的秸稈資源被廢棄,造成了纖維資源浪費。山鷹紙業擬建設的秸稈制漿項目將采用先進的高效清潔制漿技術,綜合利用當地的秸稈資源,生產秸稈漿及相關生物煉制副產品,用秸稈漿替代進口再生纖維,推進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預計項目(一期)投產后,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東北地區秸稈焚燒及廢棄等處置方式,減輕大氣等污染,提高秸稈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民增收,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工業、生態一體化,真正做到綠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其次,通過清潔制漿技術生產秸稈漿,應用于高強度箱板瓦楞原紙生產,將成為生產箱板瓦楞紙需求的優質纖維原料的重要補充,并可緩解國內纖維原料供應緊張的壓力。在制漿過程中,山鷹紙業還將采用先進技術回收利用秸稈制漿廢液與備料產生的有機固廢,加工生產單細胞蛋白飼料、生物質燃料、建筑材料添加劑及糠醛等高附加值產品。
山鷹紙業吉林項目的生物質電廠的燃料為玉米秸稈渣、木屑和廢紙漿渣,實現對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秸稈生物質發電所產生的爐灰也是優質的肥料,可用于農業生產,改善土壤的保水、通透性,可實現灰渣全部綜合利用,從而實現秸稈資源的全質利用的目標。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化學研究所與山鷹國際對秸稈制漿工藝及相關產業進行了長期合作與研究。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房桂干,他表示,我國造紙行業必須建立起自主可控的纖維原料供應體系,積極開發秸稈等可再生纖維制漿,將有效補足我國造紙行業的纖維原料供應不足,同時將“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理念貫徹秸稈制漿造紙生產過程,將實現有機固廢、過程廢水資源化利用,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